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
电话:
13933007414 高老师(微信同号)
19711939228 王老师(微信同号)
培训基地: 1、革命圣地西柏坡 2、石家庄祥泰路66号五月的西柏坡,松柏苍翠,滹沱河畔的红色热土激荡着历史的回响。近日,来自某省的50余名组工干部走进西柏坡培训学院,开启了一场以“传承红色基因、锻造过硬队伍”为主题的干部培训。在这里,学员们通过沉浸式学党史、对标式悟思想,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,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校准新时代组工干部的使命坐标。
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“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”,更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关键地标。在西柏坡干部教育培训的首堂课中,学员们踏入中共中央旧址,看到军委作战室里仅有三张简陋木桌、一部电话、两幅地图,却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。“这背后是高效的组织体系和严明的执行纪律。”培训学院教师指出,西柏坡时期,党中央通过建立请示报告制度、规范党委会议流程等措施,为全党树立了“集中统一、步调一致”的组织标杆。
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,毛泽东提出“两个务必”的铿锵之声穿越时空。一名组工干部在笔记中写道:“‘务必保持谦虚谨慎’不仅是对作风的要求,更是对组织工作的警示——选人用人必须公道正派,基层党建必须力戒形式主义。”这种将历史场景转化为现实课题的教学模式,正是西柏坡培训学院的特色所在。
西柏坡时期,党中央为防止执政后滋长特权思想,专门制定“不做寿、不送礼、少敬酒、少拍掌、不以人名作地名、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”的六条规定。培训中,学院教师将这一历史案例与当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结合,组织学员开展专题研讨。
“从‘六条规定’到‘八项规定’,变的是时代语境,不变的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。”一名学员在发言中举例:周恩来在西柏坡时坚持“谁搞特殊谁就输掉人心”,曾因下乡调研时多喝一碗老乡的粥而补交粮票;如今,组工干部更需在干部考察、职级晋升等工作中守住底线,警惕“人情招呼”“曲线围猎”。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,学员们深刻认识到: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,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,以“西柏坡标准”筑牢干部监督防线。
“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,毛泽东同志说是‘进京赶考’。今天我们组织工作的‘考题’是什么?”在结业座谈会上,学员们达成共识:新时代的“赶考”,需要以更严的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,以更实的举措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。
培训期间,西柏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还创新设置了“红色沙盘推演”,模拟西柏坡时期“土改整党”中的组织工作难题,引导学员在角色扮演中掌握“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”的工作方法。一名负责干部监督工作的学员表示:“西柏坡时期的‘开门整党’经验启示我们,破解‘能上不能下’的难题,必须让群众参与评价、让基层声音直达组织部门。”
结业仪式上,全体学员在五大书记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,誓言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:在干部选拔中坚持“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”的导向,在基层党建中践行“一切工作到支部”的理念,在人才工作中构建“近悦远来”的生态,以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“新征程赶考”提供坚强保障。
结语
西柏坡的土墙,沉淀着共产党人永不过时的精神密码;滹沱河的奔涌浪潮,激荡着组工干部永不停歇的奋斗豪情。此次西柏坡培训学院之行,既是寻根溯源的精神洗礼,更是整装出发的动员号角。新时代组工人必将以“两个务必”为镜,以“八项规定”为尺,让西柏坡时期的组织建设智慧,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实践中绽放新的光芒。